威信县总林长令
(第1号)
威信县深入推行林长制工作令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是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全县上下要扛牢政治责任,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决策部署,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精彩书写“扩红、增绿、育人、兴城、富民”五张时代答卷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主体责任,推动全县林长制工作落地见效,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谱写好美丽威信篇章。
一、全面深化落实林长制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威信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林长责任体系、组织体系、目标体系、保障体系和配套制度。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全面推进林长制,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
二、全面开展林长巡林
县、乡、村三级林长要严格执行林长巡林制度,做到集中巡林与日常巡林相结合。县、乡、村三级林长分别按每半年、每季度、每月的频次至少开展1次巡林。各级林长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深入责任区域,重点巡查了解林长制工作推进、营造林任务落实、林业灾害防控及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协调解决林长制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林长制县级责任单位要全力配合做好林长巡林巡查工作。
三、加强生态资源保护
各级各部门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严格控制林地、草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强化林地定额管理,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公共事业、民生和乡村振兴项目,从严控制工矿和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项目。强化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等区域的林草资源保护,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巩固拓展非法侵占林地、农经作物种植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原生境)、迁地保护,开展桢楠、红豆杉、珙桐等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拯救、保护和人工繁育,全力守护威信县生物多样性宝库。
四、加快森林草原生态修复
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修复、保护、管理多措并举,以赤水河流域(威信段)修复治理为重点,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推进赤水河、南广河、白水江三大流域(威信段)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部署要求,加强赤水河流域珍稀濒危及特有鱼类资源保护,建立落实常态化巡查、执法机制。要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和长征文化公园建设,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加快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及森林县城、森林乡村创建活动。
五、全力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三级林长制责任体系优势,以责任压实,倒逼措施落实,构建多部门合作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森林草原防灭火强大合力。各乡镇要压实护林员网格化管理责任,开展拉网式巡查,建立健全隐患台账清单,限期整改火灾隐患,重点问题要及时组织挂牌督办、“回头看”,确保火灾隐患治理全覆盖、无死角。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建立防灭火一体化工作格局,突出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管控,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隔离带、瞭望监测系统、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工作。要强化应急值守,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将“三先四不打”原则作为铁的纪律,严格落实专业指挥,全面规范火场管理,稳妥做好安全避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底线。
六、全面开展绿化美化三年行动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威信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要求,以村庄、城镇作为首要,面山、道路、河库、工矿园区、景区、陵墓作为重点,校园、闲置土地、田间地头、坟墓退出地等作为补充,落实空间布局,分层次、分区域全域规划实施绿化美化,建设美丽威信。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多样性,突出特色,适地适树,全县一方案、一镇一策略、一村一特色,扎实推进全域绿化美化,稳步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城乡更绿更美。
七、高质量发展林业产业
各级各部门要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统领,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宜林则林、宜游则游,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坚持林草产业高度组织化建设,依托方竹等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合理发展林果、林药、林菌、林禽、山葵等特色林下经济产业,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我县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2022年5月30日
滇公网安备 53062902530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