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漫步在威信县城大街小巷,移步皆景,举目如画。茶余饭后走出家门,清新怡人的空气,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集健身休闲一体的口袋公园,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随处可以感受到“红城扎西”的生态宜居之美。
近年来,威信县按照“拓展新城区、改造老旧房、打通断头路、治理脏环境、腾出空间来、树立新形象”的工作思路,以“四还两提”“三禁七清”行动为牵引,坚持建管并重、新旧齐推,整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人文品质和生活品质。
“旧”小区绽放“新”颜值
老旧小区与新城区交织在一起,呈不规则状影响着城市整体风貌。老旧小区的改造不仅涉及千家万户,更与城市规划、城市更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威信县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光明小区住宅楼的外墙粉刷一新,沥青路面平整干净,车辆停放有序,曾经的“脏乱差”变身“高颜值”。
小区环境大变样,群众生活更舒心。“小区改造后,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干净了,生活在这里心情也舒畅了。”家住光明小区的白孝群开心地告诉记者。
说起老旧小区改造,从今年7月开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开始对黄房子住宅小区的住房屋顶、外立面、院坝等进行改造。“黄房子住宅小区的外立面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屋顶防渗水改造,整个小区的改造预计下个月全部完成。”威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罗香洪介绍:“今年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9个,项目已进入后期阶段,如今53个老旧小区已完成改造,2024年底将完成全县共涉及的69个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改造项目。”
2019年以来,威信县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民生实事工程,围绕“功能强、风景美、特色浓”的工作要求,持续开展老旧小区屋顶防水、强弱电下地、小区绿化、外观风貌、垃圾清除、污水管网预埋等方面的提升改造,整体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治安防控更有保障、消防设施齐全更安全,小区秩序井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也得到全面提升。
“脏乱差”蝶变“洁净美”
威信县扎西镇龙泉路,群众口中的“32米大街”,洁净通畅的路面,湛蓝清澈的天空,亮丽繁华的街景……入夜后,路灯透过树影勾勒出一条条柔美的线条。如今,环境的变化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麒麟盛世小区居民王刚十分惬意地说:“以前这一块公路很窄,摩托车、轿车到处乱停乱放,路上全是垃圾,还有小摊贩占路卖东西,哪能和现在比?”
这些显著变化仅仅是威信县创卫工作的缩影。近两年,威信县持续开展爱国卫生月志愿服务周、创卫知识“快问快答”等活动,引导广大干群主动参与创卫工作,共同维护美好、整洁的城市卫生和管理秩序;不断补齐城市短板,打通朝阳路、龙泉路等9条断头路,30.5公里主街区弱电管网全部规范下地,陆续修建3个综合停车场、6个智慧停车场,增加1400余个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道路乱停车问题;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绿化率达38.04%,路灯亮化率达到97%,集中打造了红叶李大道、银杏街、桂花路等特色街道,建成68个小微绿地、口袋公园,让公园绿地遍布全城,共同描绘了一幅“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美丽画卷。
2020年以来,威信县扎实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暨创卫工作,将国家卫生县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科学编制《威信县创建国家卫生县提标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和《威信县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成立以威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卫领导小组,对县城89个网格实行定格、定人、定责,高位推进创卫工作;各乡镇,实行县处级领导联乡挂村、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乡镇干部职工包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包组,层层压实网格责任,确保创卫工作长期有人抓、有人管、见成效。
如今,创卫固卫工作持续发力,威信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卫生综合管理能力再上新水平,市民居住环境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创卫工作的有力有序推进促进了社会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城市面貌已换上了新颜。
滇公网安备 53062902530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