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信县积极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大力推广秸秆青储饲料化技术,成功将秸秆转化为养殖业的优质饲料,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道路。
威信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作物种类丰富,秸秆资源得天独厚。随着秋收季节的到来,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也相继迎来丰收。粮食归仓后,秸秆的去向成为焦点。以往,焚烧处理是常见方式,不但浪费,还不利于资源再利用。而今年,这些秸秆迎来了新生。
9月10日,在庙沟镇大塘村的红利养殖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合作社负责人柳昌燕正忙着加工刚回收来的玉米秸秆。“政府支持我们搭建了600平方米的草料棚,还配备了揉丝机。未来,我们将自主制作青储饲料,预计每年能节省饲养成本超过15万元。”据柳昌燕介绍,合作社现有存栏牛120头,最大存栏量可达300头。以往饲料不足时常需外购干草,现在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的项目支持,合作社购入秸秆加工青储饲料设备并新建场地,使合作社能进行秸秆青储饲料化处理,仅此一项,每年节约养殖成本就超15万元。
这一系列变化,正是威信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前秸秆处理是个大问题,现在我们通过向养殖合作社补贴购买农机具、推广秸秆青储饲料化技术,将玉米、水稻等秸秆转化为了优质饲料,这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也降低了合作社饲料成本。此外,合作社向群众购买农作物秸秆,也能增加群众收入。”威信县农业农村局能源站负责人谢先强介绍说。秸秆青储饲料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秸秆的利用价值,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提升农作物产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总资金是336万元,涉及61户养殖专业合作社。其中农机设备补助75台(套)、农作物秸秆草料棚12580平方米。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确保了我县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水平稳步提升。”谢先强表示。
接下来,威信县农业部门将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快推进秸秆全产业链综合利用,推进秸秆高质高效综合利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滇公网安备 53062902530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