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看种,七分看管;砍得好,方竹才会长得好。”近段时间,正是开展方竹管护的黄金时段。近日,在双河苗族彝族乡茨竹坝村方竹种植基地里,技术指导人员正带领着村民进行方竹管护;为了让竹产业能够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双河乡多措并举进行“竹”管护,确保栽植一丛、管护一丛,造林一片、成林一片。
强化思想宣传,提高群众种植意识。为了提高群众“竹”管护积极性,实现从“要我管”到“我要管”的转变,双河乡坚持多形式、全方位进行宣传。一是召开群众会。乡村干部对产业发展的政策作详细宣传,对发展竹产业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收集并及时处理。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提高群众发展竹产业的信心。二是参观示范带动。通过组织村民小组长、支部书记、种植大户到竹产业种植基地、竹笋加工厂进行现场参观,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激励群众干、带动群众干。三是把竹产业管护纳入村规民约。为了让管护意识融入群众心里,促进竹产业健康发展,双河乡将竹管护纳入村规民约,管护好自家竹产业,禁止在竹产业林地里放牧。对不遵守约定的群众进行教育引导,对竹产业管护良好的给予表扬。
强化技术指导,提高群众管护水平。为了提高群众竹产业管护水平,掌握管护技术,实现竹笋产量质量双提升,坚定村民发展竹产业的信心,双河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专家技术人才定期指导,种植大户常态化参与的管护技术水平提升。邀请县林草局专家对竹产业管护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全面的技术培训,确保村组干部、合作社和基地负责人、管护群众能够听得懂、学得会、干得来,确保基地内种苗成活率高、长势好,着力提高竹基地管护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管护方竹产业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接下来,双河乡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生态致富路,进一步加强方竹产业的精细化管理,推动方竹鲜笋提质增量产出,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幸福生活美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亮增色。
滇公网安备 53062902530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