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情简介
双河苗族彝族乡位于威信县城东部,东毗四川叙永县分水镇,南邻水田镇,西连扎西镇,北接高田乡,威叙二级公路穿境而过,是威信县的东大门和入川的重要通道。国土面积146.8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167个村民小组(其中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小组53个),有农业户籍人口7262户34490人(其中少数民族1921户8860人)。境内海拔最低929米、最高1897米,平均海拔1413米。森林覆盖率51%。
二、行政区划
全乡辖8个行政村167个村民小组,即茨竹坝、过街楼、偏岩、半河、双河、天池、楠木、菜营;有167个村民小组。
三、地理环境
(一)位置境域。双河苗族彝族乡位于威信县城之东部,东西长20.425公里,南北宽13.5公里,东毗四川叙永县分水镇,南邻威信水田、石坎两个乡,西连扎西镇,北接高田乡,威叙二级公穿越其中,是入川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明显,素有威信“东大门”之称。源于四川省叙永县的“倒流水”流经双河乡菜营村与双河汇合后,经水田乡注入赤水河,是“水往高处流”的一大奇观。“倒流水”在双河乡境内全长13公里。在双河乡境内,还有一块特殊的地域——飞来之地,传承几百年,史称“飞地”,就是属于四川管辖的一个村庄。双河全乡幅员面积为146.8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走马厂离县城扎西14公里,以南20公里到达“鸡鸣三省”与贵州毕节市隔赤水河相望,以北57公里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斗山石雕群和旧城天星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最高海拔李家沟梁子1897.4米,最低海拔赵家坝村民小组929米。
(二)地形地貌。威信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逐渐向云贵高原北缘抬升的过渡地带,有山有坝,属典型的土石山区,地形地貌呈中部高、南部北部低的鱼脊形。山脉呈西东走向,系乌蒙山北延余脉。从地貌上分类,全县可划分为构造侵蚀地貌,剥蚀低山、丘陵、阶地地貌,构造侵蚀与溶蚀相间地貌,溶岩地貌四大类型。
(三)气候条件。双河苗族彝族乡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边缘和西风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短冬长、春长于秋、四季不明、干雨两季不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暖和、一雨成冬,北部湿润、南部干燥,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阴雨寡照、夏半年(5~10月)温热多雨。年总日照时数1033小时,年平均气温13.3℃,年总降水量1030.2毫米。
四、人口民族
威信境内原有居民为汉族、苗族、彝族,现境内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为苗族、彝族。苗族主要聚居在茨竹坝、半河村、双河村、天池村,彝族主要聚居在天池村。经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后,全乡总人口7262户34490人,其中:少数民族1921户8860人,占总人口25.69%。
五、民族风情
双河苗族彝族乡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各民族有自己世代相传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风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方言民谚、传说故事、民间山歌、元宵节的龙灯舞、苗族芦笙舞和耍花山及打糍粑、彝族的火把节和汉、苗、彝的丧葬、婚嫁仪式等乡土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浓厚,苗族古式民居吊脚楼及服装蜡染、挑花、刺绣独具苗族特色,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